铜管内的生物污染的预防

作者 www.cdhltgd.com 浏览 发布时间 14/03/11

    铜管内的生物污染的预防在冷却水中含有水藻、微生物、浮游生物,甚至还有蚌类、贻贝、藤壶等大的生物,这是凝汽器冷却面上粘附有机附着物的主要原因。这些生物不断从冷却水得到营养,便可继续生长。生长的快慢与水中有机污染的程度、生存条件有关,主要与温度有关,一般以20-30°C为宜,过高的水温则会死亡。对清洁的管壁,则生长缓慢。粘附物呈灰绿色或褐红色粘膜状态,有腥臭味,为防止生物污染的产生,可考虑采用下列一些措施。
    一、加氯处理
    定期向凝汽器中加氯,是一种方便有效消除生物污染的方法。在加氯后,可以很快使一些浮游生物枯萎、中毒死去,加长加氯时间,亦可使较大生物死去。
    氯由于廉价,使用方便,故大多数电厂选用其作为控制生物污染的手段。
    加氯一般用液态氯,因不易控制浓度,不能将液态氯直接加入水中,应经减压气化(在30°C下减压至0.6MPa即气化)后进入氯气瓶中,但仍不能直接加人水中,宜先用一射水抽气器,用水抽出气态氯、水与氯相混合稀释后再加入水中。加入的量维持加入冷却水后氯的浓度、加氯持续时间和周期,都得经试验确定。过高的浓度不单是浪费问题,并且还可能引起铜管的腐蚀。
液态氯泄漏时会发生重大事故,故对液态氯的运输和保存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有些厂使用次氯酸钙(漂白粉)。次氯酸钙虽使用方便,但对商品漂白粉应注意活性氯的含量,一般只有20%-30%,有效部分少,使用后,循环水中会行较多残渣。
    二、依次局部加氯
    以住在冷却水加氯以消除生物污染时,是在凝汽器前隔一距离(保证氯在水中分布均匀)的进水管中加入,为保证一定的杀菌效果,在冷却水出水中保持氯的一定浓度,例如2mg/L。但冷却水中的残余氯的徘放将受到环保条例的限制,例如美国环保局允许徘放水中的残余氯要求降低至0.2mg/L以下,并且每台机组每天只允许排放2h,这就迫使电厂改变加氯方式。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局部管束中通入含一定氯浓度的水并维持一定时间,使这局部受热面中的生物染物被清除。而总的冷却水出口的氯浓度很小,甚至少到几乎测不出、以满足环保的排放标准,还可采用固定喷嘴法和移动喷嘴法,使整个受热面依次轮流受到加氯清洗,闭定喷嘴法是每处受热面都有固定喷嘴组喷出含氯的水冲洗,只是在外面依次向各固定喷嘴组供入含氯的水。移动喷嘴法可用旋转式——适用于圆形布置的凝汽器管束,亦可用直线移动法,用于长方式或带状布置的管束。
    关于加氯的制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说浓度可以低一些、但每天加氮两次,效果比一次更好。例如,浓度为2mg/L,每次持续时间为7.5mim,每天两次,便可不发生生物污染。
    三、加热法
    由于生物在温度较高时将死去,但冷却水温却不能升得很高、这样尚不足以杀死第一流程的微生物。这时可将两流程的水串联,提高后一流程的进口水温,亦可降低机组负荷,停用一侧凝汽器供水,同时关死此侧空气的抽出管上的阀门,使停用侧受热面温度升高到与徘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为了有效地去除生物污染,可在停用的一侧用热空气将管子内壁吹干,然后在通水时便可冲洗干净。采用此法时,当然要考虑铜管受热膨胀,两侧膨胀不匀,可能引起管口的泄漏。
    取水管中,亦长有蚌类、螺类等大的生物,有时会使铜管内径变小很多,表面变得异常粗糙,影响到进水流量,亦可用加热法来清除。对停用的管子通入蒸汽,使管内存水加热后,杀死供水管内壁生长的生物。
    四、防生物污染涂料
    对清洁的铜管,因表面有CuO。对生物有毒、故不易产生生物污染,只有表面有些脏污后方会发生生物污染。根据此原理,在与冷却水相接触的金属面上涂刷防生物污染涂料亦能有效预防生物污染。现在采用的防生物污染涂料有有机物涂料和以磺酸为载体的亲水异分子聚合体及硅铜橡胶等无毒涂料。有毒的有机物涂料可在与水接触的界面上释放出毒性物质,以控制生物的附着和积聚。无毒涂料是利用其低表面能量而防止生物的附着生长。根根美国EPRI的试验用的有毒涂料为聚丙烯—三丁基锡聚合物、带氧化亚铜毒剂涂层(60A)和由松香制成的乙烯树脂带氧化亚铜涂层(7VC),具有较好的防污能力,寿命可达6年左右。
    五、活性溴杀菌剂
活性溴是一种新开发的固体氧化型杀菌剂,已在有些电厂中试用,杀菌活性高,对粘泥形菌藻更有效,杀菌速度快、几分钟即可大量杀死,有效浓度低。余溴在1.5mg/L以上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不燃烧,对人全无刺激、价廉,使用效果与PH值无关。

更多内容请登录:成都海亮铜管

上一篇:[本站新闻]下一篇:铜管腐蚀的因素